8、排序
基于比较的排序,n个关键字,比较次数为
1、插入排序
每次把一个元素插入到前面的已排序序列中
可以用折半查找快速找到插入位置
对当前插入节点前面的顺序队列使用折半查找
先确定位置再插入
空间复杂度:,使用常数辅助单元
时间复杂度:
最好情况:
本身正序
比较次数:,只需要各与前面一个比较一次
无需移动
最坏情况:
本身倒序
比较次数:,不带哨兵,若带哨兵则每轮多一次与哨兵的比较
移动次数:,不带哨兵,若带哨兵则每轮多两次存取哨兵的值
折半插入排序:
比较次数少了,但是移动次数不变
比较次数:
稳定
可用于链表,但不再能使用折半查找确定插入位置
2、希尔排序
按照不同的间隔分为几个子表
对每个子表进行插入排序
间隔每轮缩短一次
距离每次缩小一半
表现为每次的子表中元素数量为2、4、6……
直到间隔变为1
空间复杂度:,使用常数辅助单元
时间复杂度:最坏情况下为
不稳定
不适用于链表
3、冒泡排序
从最后开始,相邻的两两对比
决定是否交换顺序
每次确定最小的一个(即最前面的一个)
下一次对比不再管已经对了的
共需要n-1次冒泡
空间复杂度:,不使用辅助单元
时间复杂度:
最好情况:
本身有序
比较次数:
无需移动
最坏情况:
本身逆序
比较次数:,每个数与前面的比较一次
移动次数:,每次交换需要3次赋值操作
稳定
可用于链表
4、快速排序
每一趟确定一个点的最终位置
左边全部比他小,右边全部比他大
将目标点的位置腾空,之后low和high哪一个指向不空的就移动哪一个
对左右两部分再次做如上处理
快速排序:
划分左右子表:
递归次数:
递归次数=二叉树的深度
当表本身有序或逆序时,效率最低
当每次的关键字都把表几乎等分时,效率最高
空间复杂度:O(递归层数)
最好空间复杂度:O()
最坏空间复杂度:O(n)
时间复杂度:O(n*递归层数)
最好时间复杂度:O()
最坏时间复杂度:O()
5、简单选择排序
每一次扫描未排序队列,找到其中最小的
将最小的移动到开头
下一次再遍历新的未排序队列
只剩下一个时代表排序结束
空间复杂度:
时间复杂度:
不稳定
6、堆排序
堆:属于完全二叉树(顺序存储的完全二叉树)
小根堆:根 ≤ 左、右
大根堆:根 ≥ 左、右
建立大根堆
检查各个根节点是否大于叶子
完全二叉树中,下标i < n/2向下取整的节点为根节点
左孩子:2i
右孩子:2i+1
将根节点与较大的孩子互换
从现有树调整时,从底向上依次调整
先进行交换调整
对于每一次交换,对换下来的节点再次进行判断,并进行调整
之后回到之前的地方继续往上走
堆排序
每次将最上层的根节点与无序队列最后一个元素互换
每次确定一个最终最大值
从队尾开始是正确序列
对新的换上来的根进行调整,形成新的大根堆
得到递增序列
最终的树是层序的
节点每下坠一层,最多对比2次
树高h,节点在第i层,则
最多下坠 h-i 层
最多对比 2(h-i) 次
n个元素(节点)的完全二叉树高:
第i层最多有个节点(根为0层)
只有非底层(1~(h-1))层节点可能下坠
空间复杂度:,没有递归
时间复杂度:
建堆:
关键字对比次数不超过4n
排序:
n-1趟
每趟时间等于树高
不稳定
7、归并排序
将两个有序的序列合成一个
K路归并排序
将序列分为多个小序列
小序列的大小从1开始
相邻的K个小序列归并成新序列
直到归并为1个
空间复杂度:,同样大小的辅助数组
时间复杂度:
归并的趟数:
每趟的时间复杂度:
8、基数排序
设关键字有d位,分成r组
空间复杂度:,r个辅助队列
时间复杂度:
需要d趟排序
每趟分配n次,收集r次
9、内部排序
算法性能总结
算法选择
数量较小时:直接插入排序、简单排序
数量较大时:快速排序、堆排序、归并排序
文件本身基本有序:直接插入排序、冒泡排序
数量非常大且关键字可分解:基数排序
10、外部排序
构造初始归并段
合并归并段时,两个输入缓冲区分别存放来自两个归并段的元素
读写磁盘次数:
时间开销:读写磁盘时间 + 内部排序时间 + 内部归并时间
11、败者树
是一颗满二叉树
叶子节点为比较的元素
每一层的非叶节点代表该次对比输的一方所属的归并段
对于K路归并,构造完败者树需要比较k-1次
构造完成后每次选出最小元素需要对比:次
12、置换-选择排序
用于构建初始归并段
工作区满了则构造下一个归并段
13、最佳归并树
就是一颗类哈夫曼树
一定是严格的K叉树
磁盘读写次数=2*带权路径长度
若初始归并段的数量无法恰好满足,补充长度为0的“虚段”
设采用K路归并,初始归并段数量为n,若
,则不用补充虚段
,补充个虚段
最后更新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