📒
考研计算机组成原理笔记
  • 408机组考察范围
  •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
    • 1.1 计算机发展历程
    • 1.2 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
    • 1.3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
  • 第二章 数据的表示和运算
    • 2.1 数制与编码
    • 2.2 定点数的表示与运算
    • 2.3 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
    • 2.4 算数逻辑单元(ALU)
  • 第三章 存储系统
    • 3.1 存储器概述
    • 3.3 半导体随机存储器
    • 3.4 主存储器与CPU的连接
    • 3.5 双端口RAM和多模块存储器
    • 3.6 高速缓冲存储器
    • 3.7 虚拟存储器
  • 第四章 指令系统
    • 4.1 指令格式
    • 4.2 指令的寻址方式
    • 4.3 CISC和RISC
    • 4.4 程序的机器级代码
  • 第五章 中央处理器
    • 5.1 CPU的基本功能和结构
    • 5.2 指令执行过程
    • 5.3 数据通路的功能和基本结构
    • 5.4 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和功能
    • 5.5 指令流水线
    • 5.6 多处理器
  • 第六章 总线
    • 6.1 总线概述
    • 6.2 总线仲裁
    • 6.3 总线操作和定时
    • 6.4 总线标准
  • 第七章 I/O系统
    • 7.1 I/O系统的基本概述
    • 7.2 外部设备
    • 7.3 I/O接口
    • 7.4 I/O方式
由 GitBook 提供支持
在本页
  • 7.3.1 I/O接口的功能
  • 7.3.2 I/O接口的基本结构
  • 1、I/O接口的工作原理
  • 2、I/O接口的内部接口
  • 7.3.3 I/O端口
  • 1、统一编址
  • 2、独立编址
  • 7.3.4 I/O接口的类型
  • 1、按照数据传送方式
  • 2、按主机访问I/O设备的控制方式可分为
  • 3、按照是否可编程

这有帮助吗?

  1. 第七章 I/O系统

7.3 I/O接口

上一页7.2 外部设备下一页7.4 I/O方式

最后更新于2年前

这有帮助吗?

I/O硬件分为机械部分和电子部分,其中

  • 机械部分是设备本身

  • 电子部分(I/O接口)称为设备控制器或I/O适配器

7.3.1 I/O接口的功能

  • 数据缓冲:通过数据缓冲寄存器(DBR)达到主机和外设工作速度的匹配

  • 错误或状态监测:通过状态寄存器反馈设备的各种错误、状态信息,供CPU查用

  • 控制和定时:接收从控制总线发来的控制信号、时钟信号

  • 数据格式转换:串-并、并-串等格式转换

  • 与主机和设备通信:实现主机——I/0接口——I/O设备之间的通信

7.3.2 I/O接口的基本结构

有的I/O接口可以接多个设备

1、I/O接口的工作原理

  1. 发命令:发送命令字到I/O控制寄存器,向设备发送命令

  2. 读状态:从状态寄存器读取状态字,获得设备或I/O控制器的状态信息

  3. 读/写数据:从数据缓冲寄存器发送或读取数据,完成主机与外设的数据交换

控制寄存器、状态寄存器在使用时间上是错开的,因此有的I/O接口中可将二者合二为一

2、I/O接口的内部接口

内部接口:内部接口与系统总线相连,实质上是与内存、CPU相连

外部接口:外部接口通过接口电缆与外设相连

  • 数据线

    • 读写数据

    • 状态字

    • 命令字(控制字)

    • 中断类型号

  • 地址线

    • I/O端口

  • 控制线

    • 读/写IO端口的信号

    • 中断请求信号

7.3.3 I/O端口

I/O端口是指接口电路中可以被CPU直接访问的寄存器

  • 不同的寄存器对应着不同的外设

  • 实际上不同的端口号就可以访问不同的外设

1、统一编址

  • 在内存中I/O设备和内存是连续的

  • 通过不同的地址码来区分要访问的是内存还是I/O设备

  • 使用访存类指令就可以访问I/O端口

  • 优点

    • 不需要专门的输入/输出指令,程序设计灵活性高

    • 端口有较大的编址空间

    • 读写控制逻辑电路简单

  • 缺点

    • 端口占用了主存地址空间

    • 外设寻址时间长

2、独立编址

  • I/O设备和内存地址是分离的,可能有重复

  • 依靠不同的指令区分访问的是I/O设备还是内存

  • 只能使用I/O指令访问I/O端口

  • 优点

    • 使用专用I/O指令,程序编制清晰

    • I/O端口地址位数少,地址译码速度快

    • I/O端口的地址不占用主存地址空间

  • 缺点

    • I/O指令类型少,程序设计灵活性差

    • 需要CPU提供存储器读/写、I/O设备读/写两组控制信号,增加了控制逻辑电路的复杂性

7.3.4 I/O接口的类型

1、按照数据传送方式

  • 并行接口

  • 串行接口

2、按主机访问I/O设备的控制方式可分为

  • 程序查询接口

  • 中断接口

  • DMA接口

3、按照是否可编程

  • 可编程接口

  • 不可编程接口

I_O接口结构
统一编址和独立编址